"We are going to Taiwan. My mom is home sick."
弟忽然對正在上課的鋼琴老師迸出這句話. 讓我措手不及不知怎麼回應.
是誰在倒數日子想念著台灣的百吉棒棒冰?
是誰想逛台灣的可愛文具?
雖然結婚後就離開台灣, 我的週期是超過十個月就會開始想"家".
懶散耗在台北的娘家, 享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特權.
和媽逛逛傳統菜市場, 看著小販和老顧客的有趣交流.
和爹練習高爾夫, 看著他擊出又直又遠的球.
再悠閒的看著姐姐們"伺候"兩個小孩. 我在"妻子"和"媽媽"的角色中暫時罷工.
回復到受寵的老么生活.
人 . 間 . 天 . 堂
這個夏天, 是個不折不扣的返鄉假期. 除了台灣這個家鄉要返, 還有我們第二故鄉- 泰國
早在半年前小孩的不斷請求, 讓我想該是時候拜訪讓我們度過快樂四年的曼谷.
於是, 我決定回台灣後再花幾天去曼谷.
逛我最常駐留的百貨公司, 做我最舒適的SPA按摩, 吃我最愛的小吃及飯店"精緻豪華超級buffet".
"喂! 今年我要帶小孩回泰國, 你要不要跟?" 我對立提出邀請.
如我所料的回答, 他說: 不行, 我工作沒時間.
立是最容易被預測的人, 雖然他極力想當"unpredictable"的人.
他的"口頭回應"跟"實際意願"的差異很容易被一般人看破. 這是大家眾所皆知的"弱點".
因此, 他的"不行"絕對不代表"不行".
我使出溫情攻勢, "小孩說如果沒有你參與, 會掃興咧~"
如我所料, 他還是答 NO.
一切都在我算計中,看著立開始默默上網查詢美國飛曼谷機票,
一周後, 立說: 美國到曼谷這個價錢是我能找到最低的, 我要不要訂?
"Sure!" 我裝出很驚訝的表情卻暗笑著. 他實在是世界上最容易被"讀"的人.
立開始計畫吃的部分, 連哪天吃哪裏他都在勾劃藍圖.
妹興奮地寫給她在泰國的朋友, 要找出來 "hang out", (這個年紀她們排斥用"play date"了喔~~)
要住哪個飯店是弟最關切的. 他在學校寫我的志願居然是長大後住在Sheraton.
我呢, 在寫給幾位在泰國友人告知我們旅行計畫, 心被烘得暖暖的~~
在泰國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太太, 朋友周期約一至兩年就要面臨分開的命運.
大家各自回到所属的國家或派駐到下一站.
所以在說"再見"時, 是很難"再見"的.
也因此, 我對社交開始被動態度. 那短暫交誼和"道別應該就是永別"的擁抱讓我難受.
直到看到泰國友人們熱切回應. 有的要我們退掉飯店去住她們家.
有的要派司機去機場接機, 甚至把司機和車子讓給我們用.
或者要我們去他們在小島自營的飯店, 提供免費住宿.
兩年不見, 她們的情誼並沒被時間沖淡.
其實, 能和她們重敘舊情就很滿足了.
開始打包了, 很期待這次的返"鄉"之旅.
(註: 不知道為什麼....今天爹在電話裏要我不要緊張....
我要回自己的家, 哪來的緊張?!
倒是, 我要帶兩個可怕的小孩回家啦!! 家人們, 你們不要緊張! 嘿嘿嘿!
信心喊話中~~)
- Jul 08 Wed 2009 20:56
返鄉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